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0章 此去万重山1(第2页)

一口血水被留在了长安城门处冰冷的地板上,罗义和阿图返京了,为杨宸带来了吴王杨洛一道庆贺他登基的贺礼,但朱红色的宫墙内,自以为来到终点的罗义却并未能立刻面圣。

杨宁因为监国不得不将蜀王妃一人撇在八王府巷内,独自一人每日与内阁重臣留在宫中打理天和二年这年关将近时各道各州送来的奏折。奏折堆得满满当当,但大多都是表露自己恨不得为先皇殉葬和为新君驱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的折子。

这样的意义截然相反的折子,往往都是大宁朝的封疆大吏们极短的时间内一道手书,甚至极有可能刚刚写完那份表露因先皇驾崩不胜哀痛,既为人臣,恨不得自己代先皇而死的折子墨迹未干便又立刻开始提笔手书庆贺新皇登基,自己当继续为君父效犬马之劳极尽谄媚。

杨宁虽为监国,可深知军国大计,并非自己可以擅自决断,所以往往都是交由内阁重臣参议草拟,极少主动开口。小事交内阁,大事快马直送阳陵御前的日子里,索然无味的他也只好将这样的折子一一分列出来,故意留在杨宸的御案上,好让自己的兄长瞧瞧这些都是大宁朝怎样的“忠臣良将”

既是严冬,在刺骨寒意伴随着冷风呼啸而过时,哪怕是在大内禁中也无从避免,罗义直江南启程时已是半月前,那时的江南,才不过刚刚初雪,并未像京师这般酷寒。

因为先皇驾崩仓促,整个大内之中,仍旧是从前的宫人居多,看着穿着各式丝绵宫衣的奴婢们一队队埋头从自己的身边经过,又皆是生冷的面孔,罗义不禁觉着这座宫城,太过寂寥,太过陌生,全然没有了在楚王府里时,那般如自己家的亲近。

一个穿着锦鲤宦官朝服的宦官拦在了罗义继续前行的路上,负责引路的太监一见此人,便匆匆下跪喊道:“见过干爹”

“将军交给我了,你且下去罢,我带将军去见蜀王殿下。”

“蜀王殿下?”罗义脑子里盘算了千百种可能,也没有想明白,自己如今要面圣,为何还得先见一见蜀王殿下。

虽为当今天子的旧部,可此时的他,毕竟没有官身在肩,所以只能按着宫中的规矩来,唯恐自己失了分寸给杨宸惹出什么麻烦。他远在江南,并不清楚长安城里生的一切,更不知为何匆匆一别后,自己的主子就从被褫夺军权的楚王殿下变成了今日的九五之尊。

这座陌生宫城里的情形他毫不知情,也自然无从知晓,何处是危险。

等为自己引路的宦官离开,罗义方才向眼前那个明显尊荣一番的宦官说道:“烦请公公通禀一声,末将要面圣复命。”

罗义还以为是自己的孝敬银子没有给到,让这帮阉人故意带着自己在宫城里兜圈子,所以连忙掏出了自己衣袖中所剩无几的银两。

“公公”

装着散碎银子的锦袋被这宦官一推,还有些惶恐地回道:“哎哟,罗将军,我哪儿敢收您的银子,咱家知道您要见陛下,可是这般蠢货恐怕没和将军您说明白,瞧着您手中的腰牌就胡乱给您引进来了。”

“公公此话何意?”

罗义明白,和这座宫城里这些不男不女不人不鬼的打交道,总该多留一份心眼子的,但他如今能给的,只有这些,一身上下,只有藏在怀间的那只玉镯最是珍贵,可玉镯是他在江南百忙之中难得给纳兰帆寻来的礼物。

“有些话,等将军您见着了该见的人,自然明白”

宦官不肯再多说,无论一路上罗义如何问,他都未漏一字,瞧着相遇的宫人们一见此人皆是退避一旁行礼,罗义无奈之下也只好跟着他行走在长长的宫廊间。不知走了多久,最终被引到一处亭台上,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只是故意露着背影之人身上所穿的,乃是这宫内最高一等的司礼监太监才能穿的赤色锦鲤朝服。

“回掌事的,人带来了”

“可曾被旁人知晓?”

“掌事的放心,没人知道小的是带将军来见您”

“知道就好,若是误了事,走漏了风声,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诺,小的退下了”

这番场面,换在从前,罗义是无论如何不敢想的,听声音,他已经知道站在眼前的人是谁,可是看着李平安穿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宦官服,又看着自己跟前这位显然年纪和资历都远在李平安之上的公公对李平安这般毕恭毕敬。也不由得在心里感慨一句,何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等到跟前的宦官退去,四下无人后,罗义方才行礼道:“末将罗义,见过李公公”

李平安也不再装腔作势,连忙跑到罗义身前扶起了行礼的罗义,又羞又愧的脸红道:“哪儿敢让将军给我行礼,若是陛下知道了,还不拔了我的皮?”

“哈哈哈”见到熟人,罗义也自在了许多,笑道:“看公公这身官服,已是司礼监的交椅了,末将本就该行礼”

“将军可千万别这么嘲弄咱家了,将军远在江南,尚未回京,如今归来,封侯赐爵不是近在眼前?只是如今情形,容不得你我寒暄”

李平安走到罗义身边,把手摸到了罗义身后所背负的盒子里:“这是吴王殿下让将军送来的?”

“嗯”

“庐州的事,前日我已经收到了密报,将军不必再与我多言”

“那陛下也知道了?”

罗义紧赶慢赶,终究还是晚了天子的耳目一步,听闻京师已知道消息,那他便轻松了许多,但李平安却摇头说道:

“恐怕将军还得再多赶一日的路,秦王举兵,陛下已经率军去阳陵了,一旦京师有其他人听闻消息,怕是少不得让陛下烦心,还请将军早些赶去阳陵,将吴王之意和这盒子里的东西一并面呈御前,这消息最多还有三五日便会传回京师,届时如何行事,还需请陛下定夺。”

罗义顾不得在宫中多问什么,又是扬鞭,继续向北。

一路上,冰雪消融,泥泞不堪,就如同他所背负的消息,注定会惹得人不厌其烦。

半月前,在天子国丧和新君登基的消息一道传入淮南道和江南道不久,吴王杨洛率水师沿江而上。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