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页(第1页)

  让掌柜装了满满一船的年货送到武昌府。

  傅云英不回去,傅云启也不想回去,韩氏什么都听女儿的,于是三人加上蹭饭吃的袁三留在武昌府过年。

  书院过年有一个半月的假期,学生们基本都是湖广本地人,临近过年时,66续续收拾行囊,几个同乡凑钱雇骡车一起回家。

  主讲们大多也归乡和家人团聚,剩下的要么是拖儿带女受不了旅途波折,要么是孤身一人毫无牵挂,干脆留在武昌府过年,顺便为科举考试做准备。副讲中有好几位屡次乡试落第,到现在仍然不放弃,一旦考中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虽然考不上进士一辈子也当不了大官,但并不是人人都盯着会试那几百个名额,能当个芝麻小官光耀门楣,大部分读书人就心满意足了。

  即使有赵师爷和书院其他教授从旁指导,傅云英一个人仍然忙不过来,需要助手,袁三、傅云启、钟天禄自然都愿意出力,除此之外,她还找赵琪、杜嘉贞帮忙。

  那天书院学生在东斋前列队等候山长训话,她顶着众人异样的眼光走到杜嘉贞面前,请他协助自己。

  周围叽叽喳喳的学生顿时安静下来,彼此交换眼神,等他们俩闹翻。

  杜嘉贞面色古怪,带着点防备和讥讽,冷冷道:&1dquo;为什么要我帮你?”

  傅云英微笑着说:&1dquo;我要为院中学生编写指导时文写作的册子,但我一个人能力有限。你是书院最出色的学生之一,有你相助,我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杜嘉贞嘴唇轻抿,没说话。

  &he11ip;&he11ip;

  编写册子这个差事听起来繁琐,但每个人都求之不得,按书院历来的规矩,编好书册后,经教授们修改,将副本送交朝廷相看,获得许可,书院便可自行刊印,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从前只有藏经的管干有资格编书,傅云英在藏经帮忙期间,跟随管干学了很多编纂书目的知识。

  她自入院以来,每写一篇八股文,还要写心得体会,学生们向她请教问题,她每一个都记录下来,将大家的探讨和见解也全部写在纸上。通过分析每个学子写八股文时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她积累了大量素材。

  素材总结好,翻遍藏经的藏书后,她决定编写一本辅导八股文写作的《制艺手册》,内容用不着艰深,只求通俗易懂,因为这份手册面向天下所有学子,主要是启蒙所用。

  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傅云英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等先完成了《破题》这个章节后,才把这事透露给赵师爷和姜伯春知道,然后将草稿送交两位长辈点评。

  时下关于八股文写作的书不是没有,但大多数是教学子们投机取巧的猜题文章,或者是艰涩的长篇大论,还没有人用简单的语言系统地分析四书五经、朱熹集注和八股文写作。

  如果之前有人说书院的学生要编一本制艺手册,姜伯春和赵师爷可能要笑掉大牙,但傅云英却直接把草稿给他们两看,两人目瞪口呆,牙齿是没掉,下巴合不上了。

  这本启蒙读物一旦刊印,很可能和《声律启蒙》、《训蒙骈句》、《唐诗》一样,传遍大江南北,傅云之名,虽不能名震九州,也必将名噪一时。

  姜伯春收起轻视之心,对傅云英的态度越郑重。他和书院教授愿意全力配合傅云英编纂书目,还帮她出了很多主意。

  赵师爷有些心惊肉跳,从跟随孙先生读书,到进入江城书院,进入藏经,再到无私帮助同窗学子,担任助教&he11ip;&he11ip;傅云英的每一步似乎都在为这本册子打基础,又好像只是水到渠成,并不是她刻意为之。

  若她是个男子,能像其他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不知道她能走得多远&he11ip;&he11ip;

  他问傅云英:&1dquo;等手册写成,署傅云这个名字,你心里觉得委屈么?”

  她回道:&1dquo;老师,有个现成的名字,为什么不用呢?”

  赵师爷眼前一亮,&1dquo;丹映公子?”

  丹映公子神龙见不见尾,每个月和自己的老师在纸上争辩,名声已经传遍湖广,但本人从不参加任何文会、诗会,湖广文人都在猜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何以如此淡泊名利。

  对啊,丹映公子这个名字比傅云更有影响力!

  &he11ip;&he11ip;

  这事没有瞒着书院的人,现在除了赵家人,其他人也知道傅云就是丹映公子了。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