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说干就干(第1页)

说干就干,我们说好的事项都列成了条款形成书面协议,一起到工厂把厂房给确定下来,费了半天口舌,最后38oo元一年的租金租下这个厂房。

从跟我有打过交道的副所长那里打听到有家经营了5年的商贸公司连续亏本准备要注销了,通过他的关系打了个招呼迅的办好转让手续。直接办理公司执照,很多东西我都不懂,有熟人就好办,需要签字我们签字就是,度极快的把这些事情搞定了。

说起来还真有点儿戏的感觉,连公司名字都没换,毕竟之前的名称也还不错,叫江城明商贸公司,本身就带有一个明字,这可能也是冥冥之中注定和我们有缘吧。

至于股份配置,本来说好一人一半的,只是办证必须要有大股东,我表示我可能没那么多精力参与公司运作,而且他也比较懂行,他付出的比我多多了,虽然说出资一样多,股份我就主动要求少占点,他55%,我45%,公司法人是他程小明的名字,不是我的,不过我也不图这些。

证照的事情忙完我们开始研究进货的事情,这个他比我在行,以他说的为准,我客户中有专门代账的会计,所以账目这些事情都给专业的人做去,我不用烦心。

杜军那边也很给力,推荐了一个他的学弟叫冷毅,专门学过网店制作运营的,全能人才,见面后谈妥月工资8oo元。

小明这家伙直接把修理店给关掉了,在厂房里做好一些规划,货架都是他自己焊接的。

办公区也通上宽带,电脑城装了两台电脑,布置好所需的一切,喊上冷毅就开始上班了。

他先开始以明公司的名义申请网上商城,交了一笔押金后就开始搭建框架,小明一边联系厂家货一边配合冷毅的工作,我其实在这边也起的作用不大,看了看,还需要打杂的人,就和小明商量了一下,让我哥哥过来吧,给他开6oo元一个月吧,这是公司明面上的工资,我到时候再个人给他点补贴吧。

不得不提的是3月底的时候大哥的儿子出生了,当时我忙的焦头烂额的,就没回去,这一转眼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了,也好让大哥出来工作了。

大哥一听是我这边需要他,二话不说兴冲冲的过来了,反正我的房子两室一厅,一人一间就是他老婆孩子都过了也能住的下,至于交通工具更简单了,小明店里有的是二手电动车,捣鼓捣鼓比我的还好,这边有大哥在我也能抽身出来,多了一重身份但没多什么工作量,还是比较轻松的。

周刊这边维护维护老客户,每个月也有近一万的稳定收入,只是晚上和他们出去胡吃海喝的机会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呆在茶馆值晚班,既是要盘点,又是要负责送晚班回家的同事,她们都是女孩子,这点不能大意。

下面我要考虑的是晚上准备在茶馆搞一些活动,需要找一下有特殊才艺的人来表演,从小我就对传统的曲艺感兴趣,可以说童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听人家来唱大鼓书,这两年传统相声又火起来了,很适合茶馆,我希望晚上搞些这方面的表演,让茶馆回归传统做出自己的特色。

说实话,找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容易,但能力强的名气大的咱们可请不起,人家出场费高着呢,这个年代是娱乐至死的年代,有咖位的人天天忙着数钱,岂是咱们小老百姓能用的起的?投入和产出成了反向差,这个生意傻子都不会干!

这个事情提上了日程成为我目前想要解决的大难题,天天有些愁眉不展的。

凌俪看到我这样她也帮不上忙,她之前供职的茶楼算是江城规模和名气排在前列的了,那边都没动过这个脑筋,估计也是因为想不出解决方案吧。

夏天的夜晚出来活动的人很多,我们也适时调整了值班时间,基本上午没什么营业了,下午开始,营业至1-2点成为了常态,店里的冷气很足,坐在里面时间长了都不想动了,人都是在安逸中懒惰进而成为习惯,特别是年轻人更懂得享受,不过咱是苦出身,啥样的苦日子都经历过了,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天在不是最酷热的时候一定要出去走走,拜访客户啦,看看别的同行有啥新花样出来学习学习。

周刊那边不温不火的已经成为习惯,业务部的同事们基本没事也不到公司晃悠,所以我这段时间在他们看来还是很正常的。

最近一个新闻在公司同事间传播出来,那就是于国庆同志和小齐分手了,据说被老于外强中干,其实也没什么存款,只有一辆二手的奥拓和上小学的女儿,外面看起来风风光光,其实也紧巴巴的,有时候都要靠借钱加油了,继而就看不到小齐了,她再也没有出现在公司了!

这些事我们只当新闻听听了,做个吃瓜群众蛮好的,嘿嘿。

现在这些人不再拿我开涮了,于国庆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为我打抱不平呢,之前传的像看到一样随着小齐的离去终于烟消云散。

这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给平淡的生活平添了点故事,权当消遣罢了。

目前在这边没开展什么大的新业务只是吃吃老本,和一帮同事倒也相处融洽,不会再时不时的给大家添堵,只是陶总这段时间通知开会的频率明显加快很多,看来他是有点着急了啊,哈哈。

只是,大家也就开会的时候认真的听了。

嗯,我还是要对本职工作要上点心的,回访回访老客户,看看最近有些老客户怎么不续做广告了呢?

抽了个下午天不是很炎热的时候去转转,要拜访的是公司以前的老客户,不是我自己开的,相对来说和老板的关系没那么熟悉,更谈不上熟悉了。

这是一个乐器培训机构,位于文化宫的老楼里,走进大楼,感觉楼内像是自带冷气一样凉爽很多,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些老楼都有点这个特点。

办公室和教室的门都是敞开的,里面电风扇在急的摇头,看来开着门是有原因的,夏天嘛,不开空调敞开门通风是有必要的。

办公室没人,电风扇倒是开着的。

隔壁教室里有几位老人家在学古筝,教学的也是一位头银白的老头,教的认真,学的人也很专注,令我不得不屏息轻脚生怕打扰到他们。

终于过了月5、6分钟,听到教学的人说这节课就讲这么多,大家多练习练习,不懂的地方到办公室问。

我知道下课了。

看他走了出来,笑着迎上去“您好,您是欧阳先生吧?我是百姓周刊的小吕,咱们之前通过电话的,不知您还记得不?”

喜欢管它三七二十一请大家收藏管它三七二十一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