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7章 初闻民本(第1页)

当朝廷文武合力时,大明就会化身这个时代最恐怖的战争机器,君王着甲百官附庸,大校场旁旌旗招展。

燕子矶旁的朱高燧遥望着大校场,他似乎能够听到远处大军呼喝声,心潮澎湃,永乐皇帝汉人中最后一个武德充沛的武皇帝,朱高燧甚至觉得他老子身着甲胄时比起龙袍更加威严。

万民之主,千军统帅,如今即将率军亲征,这是一支能够把全世界都塞进绞肉机的刽子手!

“朱先生,要开始了。”

在大明理工学院有一处很特殊的礼堂,朱高燧将这里修建的非常气派。

礼堂是朱高燧专门为了讲学所建造,高三丈,是一个半扇形,中央的石台就是讲师站立的地方,左右两侧有很多回音柱,在这个没有话筒的凭借回音中间的声音可以尽可能清晰的传到每一个角落。

整个礼堂可以容纳近千人,只不过如今的学院并没有那么庞大的规模,学生先生加起来也只有四十个左右。

而今日要讲课的,是朱高燧特意邀请来的衍圣公。

当初在山东的时候,朱高燧就答应要为衍圣公孔希麟造势。

如果按照自身道德以及学问,两千年都难出一个圣人,可未来的大明需要一个圣人来压制西方渐起的思想萌芽,哪怕是硬推也要推出来一个。

在山东朱高燧与孔希麟两人研讨过,朱高燧只是给出了一个方向,什么人权什么自由在这个时代谈有些为时过早,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应该大书特书。

朱高燧甚至答应孔希麟,只要这套理论成熟,将来哪怕是用战争也要把这套理论推广到其他地方,站在武力的最顶点,给西方人那迂腐的脑子好好洗一洗。

孔希麟有些紧张,毕竟他的理论不是很成熟,不过好在今天的人并不算太多。

“今日承蒙院长厚爱邀请我至此讲学,麟不胜荣幸。”

空隙领站在石台上朝着王纯行礼,在朱高燧的带领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看到朱高燧,孔希麟心中也有了底气。

“《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然,民如何为贵?君如何当轻?并未有人详以阐述,今日至理工学院所讲,题曰民本!”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身为孔子的后裔,孔希麟在学问上当然没有任何瑕疵,根本不是朱高燧这种三把刀可以媲美的。

孔希麟从人性开始讲起,自人类社会开始之后,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社会上对公众有利的事却无人去办它,对公众有害的事也无人去除掉它。有这样一个人出来,他不以自己一人的利益作为利益,却让天下人得到他的利益;不以自己一人的祸患作为祸患,却让天下人免受他的祸患,故而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

“君主之责抑私利、兴公利,其义务当先,而权柄当是从属于义务之后,成为履行其义务的利器,故曰君王非天子,而当为天下的公仆。”

王纯身为士林领袖,听完这句话立马就感受到了震撼,孔希麟这一番言辞实在是惊世骇俗,虽然极其有道理,但未免太过于理想,并且这是在对皇权进行挑战!

王纯看了看一旁听得连连点头的朱高燧心中也明白了,这自然是朱高燧在背后做他的支撑。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江山百姓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此为大弊!”

孔希麟自己讲的也有些胆战心惊,朱高燧让他提倡的民本实在太过吓人,身为一个亲王居然否定’家天下‘的其合法性。

可看到朱高燧的态度,孔希麟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讲。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而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因此设官以治。

官者,君之分身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皆为共同治理天下的人。

故此君主就不应该高高在上,处处独尊的地位,尽自己应尽之责,即为天下兴利除害,而不应’鳃鳃然唯恐后之有天下者不出于其子孙’。

为臣者,当明确自己为君之师友,而非其仆妾,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