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章 商业大片的建议(第2页)

这么高的投资,通过国内票房根本就收不回成本,为什么还会有人投资呢。

究其根本原因,这些电影在筹备的时候考虑的不是内地票房,而是海外成绩。

《荆轲刺秦王》这部电影大部分的投资都来自小本子,你别看这部电影在内地票房不咋地,但这部电影在小本子和一些国家上映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再加上碟片和一些版权收入,小本子给《荆轲刺秦王》投资实际上盈利了的。

已经成为圈内人的张卫平是知道这个消息的。

能盈利的项目自然就能吸引投资,也就是说商业大片是有搞头的。

这才是张卫平和老谋子跃跃欲试的一个根本原因。

商业大片什么类型合适呢?

要考虑海外票房成绩,那就必须满足海外观众的华夏好奇心理。

这个时候,国内电影人拍电影考虑海外成绩,要么就拍一些满足国外对国内愚昧落后的固有印象的东西,要么拍一些国外没有只属于华夏文化特色的东西。

而前者明显就不适合商业大片,还容易被禁。

老谋子就拍过一部《活着》被禁过,这也是他唯一一部被禁的电影。

这条路行不通,那就只有另外一条路。

而只属于华夏文化特色的东西,那就只剩下历史剧或者武侠片了。

也就是古装片。

这么看起来,祁魏说的这个故事确实很不错。

但祁魏不这么认为。

不考虑后世那个版本本身故事就不咋地,照搬到这个时代还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反应过来的祁魏很快就想明白了,然后说道:“张总和张导,我觉得这个《满江红》这个故事,并不合适。”

“为什么你会这么觉得?”张总疑惑问道,然后再次强调道:“这个项目,我们是打算让你做主角的,老谋子也觉得你很合适。”

一旁的老谋子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才点了点头。

这让祁魏看出了二张俩人的差异。

张卫平成立影视公司后,老谋子拍的《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虽然获奖无数,但票房并不高,直到整部电影下映,才勉强混得一个“本利均衡”。

而现在拍摄的《我的父亲母亲》更多的算是一部文艺片,也是奔着拿奖去的。

也就是说,张卫平给老谋子投资的这两部电影,都是为了成全老谋子而燃烧自己。

但是要知道,张卫平给老谋子投资,不是为了这样做慈善的,他是为了赚钱的。

相比电影人他更多的是商人。

所以做商业大片,他比老谋子更急切。

做商业大片,就像是一次豪赌,投资高意味风险也高。

那就要想办法降低风险。

降低风险的办法之一,就是找大牌演员,知名演员,有热度也就是流量演员来参演。

这个时候的内地观众,绝大部分不是奔着电影故事本身去的,看的就是大牌演员。

没有大牌演员参演,就找几个不知名演员,哪怕你电影故事再好,制作的再精良拍得再好看,也很难吸引到足够的观众。

想取得高票房那是痴心妄想。

这也是为什么张卫平搞这部戏想邀请周星星和祁魏的原因。

周星星就不用说了,喜剧之王嘛。

而祁魏,两张个人专辑的大获成功已经让祁魏晋级成内地流行天王,在港台东南亚都有一定影响力了。

甚至都有祁魏即将在港城红磡体育馆开演唱会的消息传出。

呃。这个消息明显是宝丽金放出的,明显是帮祁魏开演唱会预热。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