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6章 思绪杂乱(第1页)

报警后,警察以证据不足不能给予立案。三天后的傍晚,来了一批自称是警局派来的人,说是债主报案,段明辉借了一千万,归还日期已到,夫债妻还,要求我们现在必须拿钱出来还。如果不还就把馨儿逮捕起来。我们害怕极了,表示就是把房子卖掉,都凑不到一千万。

他们说他们只负责要钱。今晚要是拿不出钱,就拿命来还。他们见我们拿不出钱,翻箱倒柜地找,值钱全部拿走,不值钱的全部打砸烂,馨儿为了阻拦他们打砸东西,跪了下来哀求,他们面对馨儿的哀求丝毫不为之所动。有一个见馨儿长得漂亮,还起了歹心,把馨儿拉到屋里泄他的兽欲,不止一个,他们十几个轮番。他们当着众人的面和孩子的面,做出畜生不如的事。

老安提起二十多年的事,声音哽咽。

我实在看不过去,拿起一根棍子想阻止他们,没有救下馨儿,还挨了一顿毒打,我的左腿也是被他们打残的。他们走后,馨儿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选择了自杀。家里值钱的东西全被那群强盗洗劫一空,就连馨儿死后火化,都是我去找别人借的。

老泪纵横的老安述说过去痛苦的回忆,拿在手中的小手帕早已被泪水浸湿。说到伤心处,几次停下来坐在椅子上呜呜地痛哭起来。事情虽过了二十多年,此时的回忆依旧让他痛彻心扉。真的无法想象,眼前这位老人二十多年来,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也难怪丁志光第一次被他驱赶时用法律来威胁恐吓他时,他流露出的没有一丁点儿的害怕而是更加的冷漠。他的灵魂早已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随着死去的至亲离开了,剩下苟活着在人间的,是一具空躯体而已,这样的躯体何于畏惧任何东西?

苏明看着因伤心过度而双肩不停抽搐着的老人,心里怜悯的同时竟生出一种无能为力。他很想为老人排忧解难,立即将那群残害他及他至亲的人绳之以法,以宽慰眼前的老人,告慰死去的人。但这样的想法只能在心里默默盘旋着,既不能说出口也不能有任何的承诺。

任何无用的承诺比直接暴力地殴打还要折磨人,前者是在绵长的等待中失望痛苦,精神备受煎熬;后者只是一时肉体的伤痛而已,时间可以疗愈。

从老安家里出来,苏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老安哽咽的言语和他干涩的眼眶里时不时淌着一滴一滴的泪水,随着他行走的步伐,反复在脑海里浮现。

“天色不早了,你们肚子一定也饿了,不如到我家里吃顿便饭,歇息一个晚上,明早上再走。这里开车去城里再怎么说也得花几个小时,且有一段长长的山路。”

村长抬头瞅着灰蒙蒙的天空建议。

徐村长的这番盛情邀约,让奔波饿得前腹贴后背的苏明,更加渴望进食的欲望,恰好心里还有一些疑惑想跟徐村长了解,便同意了徐村长地邀约。

徐村长夫人早已把饭菜做好等候,一阵客气寒暄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碗大白米饭和着两块肥而不油腻的五花肉下肚后,苏明全身的力气又回来了。

“村长,老安家里是不是有保姆?”

灯光下,徐村长正咬着一块肥得流油的肉,油沫子顺着嘴角溢到唇外。苏明这个有点莫名的问题,让徐村长一直嚼动的牙齿停住了,就连滑到唇外的油沫子都来不及擦。

“他一个孤寡老人,没工作没收入,吃的,喝的,都是我们救济的。哪还有钱请什么保姆?我们这里的山旮旯,也没有人请保姆,请保姆那是你们大城市的人,钱多,工作忙,不想干家务活。不过,近几年,我每次送东西过去,他都说不要送了,吃不完。可能年龄大了,吃得少了。”

“以你对他了解,他这个人有洁癖吗?”

村长灿灿然地笑了。

“农村人,哪有什么洁癖?能有的吃,有的用,已经不错,哪还讲究。怎么?是不是好奇他家里干净?”

苏明点点头。

“他以前跟着侄女干过管家,毕竟是在有钱人家呆过,可能养成的习惯。”

徐村长的解释虽有点道理,但这样的道理明显与一个八十多岁腿脚不便的孤寡老人不符。

“有没有见过他家里来过什么人?”

苏明抛出心中疑惑的第二个问题。

徐村长露出狐疑地神情。

“他家里来人?没有亲眼见过,但他家里来没来人,这个倒没注意,毕竟我不是经常去他那里,只是时间长了,会过去看看,看他需要什么没有。然后尽一点儿微薄之力帮他解决。”

晚饭就在他们三人的聊天中结束,这时村长的屋外响起了咚咚地敲门声。

正在收拾碗筷的村长夫人嘀咕了一声。“这么晚了,是谁呀?”

“去看看是谁?”村长吩咐一声。

村长妻子停下手中的活,趿拉着拖鞋走到了门口,吱的一声门开了,传来一个妇女的声音。

“嫂子呀,村长在家吗?”

“在,小琴呀,这么晚了,什么事?”

“没啥事,吃完饭顺便过来溜达溜达。”妇女说话间脚步就已到了屋里。

“小琴,进来坐。”村长朝站在门口的妇女招呼一声。

妇女瞧了瞧坐着的苏明与丁志光,脸上露出笑容连连拒绝。“不了,你们家里来客人了,我就不打扰了。”

“这个女人好怪,进来只瞧一眼就走了。”坐在一旁的丁志光看着举止有点怪异的女人忍不住嘟囔一句。

“嗨,别理她,她这人就那样。”村长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

“村长,这里不是桂花坪吗?怎么没看见一棵桂花树?”丁志光最终还是无法憋住内心的疑问。

以前的桂花坪是名副其实的,但从七年前起,桂花坪就浪得虚名。小的时候,整个村子都种满了桂花树,每年一到秋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浓郁的桂花香中。每年的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蒸上一锅桂花糕,这个传统习俗至今还一直沿袭到现代。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