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大都(第2页)

张志仙欣慰地点点头。师徒二人便开始商议去大都的事情来。

。。。。。。

当年夏末,以全真掌教真人齐志诚为的三十余人从终南山重阳宫出,历时近两个月抵达大都。

此时,中原北方已在忽必烈统治下二十多年,各地呈现出一派太平景象。途径各城的地方长官也都对全真道长们礼遇有加。只是道长们心事重重,不敢过多停留。

元时的大都即现在的北京中心城区。整座城为方形,每边长约十里。城墙上共有十二道城门。街道笔直宽阔,呈网格状布局。站在一扇城门上,可直接望见另一头的城门。

城中到处是华丽的宫殿和房屋,城内外遍布大型市场,各国商户云集,各种奇珍异宝都有售卖,光载运生丝的大车每日往来就有不下一千辆,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世界中心。

全真教的长春宫并不在城中,而是坐落于西南城角外数里的地方。这里离城很近,可以随时入城,又免去了城中的嘈杂,是理想的修道场所。

长春宫得名于全真七子之一的长春子丘处机。当年丘处机远赴西域觐见成吉思汗,受到三次接见。其间大汗询问治国养生之道。

丘处机以敬天爱民,少杀慎杀,清心寡欲为回应,被大汗奉为神仙,并赐天长观为真人的修道之所,扩建后更名为长春宫。现任掌教齐志诚长居终南山重阳宫,长春宫由师弟郑志久主持。

齐掌教一行人抵达长春宫后,一见郑志久的面,就问为何终南山传旨一事事先未得到半点风声。

郑志久叹道:“惭愧。自去年库房失火之事以来,尊师兄之命我令道众不得惹是生非,特别是不得与和尚再生纠纷,故而此次和尚难,我事先是一无所知。”

郑志久说的库房失火事件是指前一年夏天长春宫粮库失火,烧毁米粮近四千石,道士甘志泉,王志真去官府告状说是一个名叫广渊的僧人放火所致。

官府调查下来认定两道士诬告,判处二人死刑,相关者十人被流放。此次事一时间在京师闹得沸沸扬扬。二人罪成后,京城道士个个噤若寒蝉。消息传到重阳宫,掌教真人命在京弟子谨慎行事,不得再生事端。

听郑志久这么一说,齐掌教又问:“那现在探听到的消息究竟如何?”

“据我所知,去年广渊和尚被告放火以后,似乎全真十余弟子处刑也未能让他满意。这次就是他带头向朝廷要求全真履行当年的条件。”

齐志诚眉头一皱:“这么说确实是和尚在兴风作浪。那朝廷的意思是?”

郑志久道:“朝中之人说,皇上要求全真将那二百多处寺产立即交予和尚。至于其他两个条件未有提及。”

齐志诚似乎松了口气:“寺产事小,道经兹大。师弟你这么说我就略为放心了。”

郑志久道:“话虽如此。掌教师兄应尽快求见太子殿下。如今太子参决朝政,大小事务先禀告太子,然后才得上闻圣上。我马上联系工部尚书张九思,说师兄你已经来了。太子虽刚从上都返回,事务繁忙,但张九思和太子交好,又是太子一手提拔的人,一定能尽快安排见面。”

在长春宫安顿好后,毛道一便在宫内各处闲逛。他虽曾随师父在北方行走,但从未到过京城。这次住进他敬仰的长春真人的居所,也算心愿得偿。

他先去参观的地方便是丘处机的墓地。说是墓地,其实是一座殿。当年真人在宝玄堂仙去后,遗嘱就地掩埋,不设坟头。后来忽必烈造访长春宫,得知此事,命在掩埋地上建殿,以纪念这位劝谕其祖父的伟大道人。

毛道一焚香祝祷,心中追思丘真人当年以七十高龄行程五万里,前往西域会见成吉思汗的事迹。

拜过丘祖后,他一处接一处逛下来,见到有一座不起眼的屋子开着门,没有任何标记。进去一看,里面只有一口大钟。

他细读钟上铭文,惊觉此钟是故宋之物。找路过的道人一问才知道,竟是宋朝宫廷所用。

五年前,臣相伯颜率大军进逼宋都临安,谢太后携小宋帝投降,伯颜占领临安,并奉旨将宫廷中的钟鼎重器运回大都。

忽必烈命将此钟放置于长春宫。道一年纪不过二十,从未到过南方,对那个以前偏安东南的小朝廷全无感情,只知当年重阳祖师曾助宋抵抗过金兵。

有传闻说,后来全真教又偷偷遣人去助宋抗元。如今大元已一统天下,千里之外的故宋大钟出现在此处,让他徒增感慨。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