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怀安的信(第2页)

吴家军神勇,尽管出征时吴士雄带了五万精锐,为了加快行军度,他先带两万火赶往大庆边境,这便导致在修筑战斗工事例如陷马坑时,兵将短缺,根本调拨不及。

人力永远是限制展的第一因素,这点在任何朝代都得充分证明。

赵寒也一时为难。

“看来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真是通透至极啊?”赵寒为难间,想到了这句话。

等等!

人多力量大?

赵寒由这句话,想到了前世历史上的一个伟人。

正是他提出的口号。

要说哪里人最多最好,那必然是当地的民众。

这位伟人也正是通过与群众建立深厚情谊,充分调动各地百姓参与到革命战争中来,才得以建立前世那般繁荣富强的社会。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赵寒有了眉目。

他在信中告诉怀安,可以通过调动大庆当地的民众,譬如家奴群体。

大庆是边陲之地,受大瑞配边疆这一政策的影响,大庆境内有许多被配至此的家奴群体。

他反复强调,一国对外,应完全摒弃等级观念,充分调动起每一个有大瑞血脉的人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唯有团结,才是取胜之道!

第三个问题战线时长问题。

大庆与吐蕃交界处隶属极寒之地,吴士雄采取的是以逸待劳的办法,驻军守城,等雪期到来、吐蕃军失去耐心起进攻时,再进行御敌抗争。

这个办法的弊端在于战线拉长,所需的军费物资消耗必然巨大,想到赵寒也算个生意人,怀安让赵寒为此想想办法。

赵寒骨子里绝对有战斗的基因,他认为吴士雄的办法虽稳妥,但绝不是最佳。

战线拉长消耗巨大且对军队士气有所打击不说,就算赢了,对大庆回归也没多少帮助。

让大庆人感觉窝窝囊囊就打赢了吐蕃,毫无大国风范,人家还回归干嘛。

赵寒的意思是尽快适应环境气候,时机成熟时,可用连弩的优势主动出击,杀个措手不及。

吐蕃自大,自然也能猜想到吴家军以逸待劳的办法,肯定会早做准备。

若反其道而行之,杀他个不留神,效果反而更好。

说着,赵寒更是提及了游击战以及前世兵法上记载过的着名兵法阵型,以供吴家军参考。

赵寒写完回信时,已是半夜。

唐阳累了一天,泡过澡后,困意浓厚,睡得正香。

李雪正处于生长期,瞌睡也重,更何况还跟唐阳一起泡了澡,身心舒畅,现在睡得香的不得了。

赵寒正打算起身要回去睡觉时,一件衣服突然搭在自己身上。

www.bylwen.com 月亮小说网
畅快阅读 永久免费
请注意适当休息 保护好您的眼睛